六妹今年22岁,藏族姑娘,生活在香格里拉。
六妹的父母已为她置办好了嫁妆:整套藏族服饰、昂贵首饰、藏毯,结婚之前,父母还会挑选几头牦牛加入到嫁妆的阵容中,跟她一起走向新生活。
结婚在她眼里,是一件尚不如何时会发生的事情。如今六妹这些新时代的藏族姑娘结婚年龄一再推迟,父母还是早早就准备好她的嫁妆,完全遵循着藏族的老传统——早年的藏族生活中,流行早婚,姑娘们十五六岁就会成为新嫁娘。六妹的嫁妆来之不易。全套首饰,得慢慢积攒材料然后送去加工、制作;妈妈们一针一线为女儿缝制传统服饰,等她成为新娘那一天穿在身上;此外,还有藏毯等精致华美的礼品。在置办嫁妆的过程中,六妹和其他的女孩一样,只幸福而乖巧地等待就好,无需参与。
在所有的嫁妆里,六妹她最喜欢的那套藏族服饰,说结婚的时候,第一件要展示给新郎看的,就是这套衣服。而最昂贵的要数那整套的首饰,用料讲究,做工精细,需要父母花费很多的心思和时间才能够完成。
藏族人家女儿出嫁时,一定会陪嫁牦牛,具体的数量要由经济状况决定。六妹说,她也不知道父母打算送给自己几头,这不是女儿家能决定的,“牦牛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,可以挤奶,做奶渣、酸奶和酥油,还可以用来做农活,有时候甚至会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。”一头牦牛售价约7000~10000元,赋予的藏族人家甚至会陪嫁二三十头牦牛。藏人重视人品和情谊。有时姑娘家看上小伙子,从腊肉、粮食到农具、电冰箱,将男家所缺一并带去,是男家送礼数量的十几倍。
藏族人的传统观念里,嫁妆越多越贵,意味着新人得到的祝福越多,以后的婚姻生活也就会更幸福。
结婚时会选择一个公众场合,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,一一宣读这些嫁妆,这是隆重的仪式。装扮一新的新娘不会是笑容满面。六妹想到的那一天,又有点难过。按照惯例,婚礼的程序在婚礼头天晚上便启动了。现在姑娘家,迎亲者会带去带肩胛的羊腿,和一只“达塔儿”。亲朋好友献上哈达,通宵欢庆。第二天清早,新娘刚涂匀的胭脂便被泪水打湿,母亲在这一刻郑重讲出对女儿的教诲。而后送亲人往新娘头上撒木灰,泪眼婆娑的新娘骑上一匹怀孕的白马,离开家门。迎亲人中,必然有一个巧嘴的,路过雪山,就会高声唱起送嫁的歌谣。想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?六妹很羞涩,只说,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就好了。而父母,对她未来的婚姻也并没有太多“要求”,“爸妈希望我找一个性格好的男孩子,我脾气不好,他们希望找一个能接受我坏脾气的男人……”